核心提示
從上世紀七,、八十年代以來,,陜北“白氏”就在中國地方政壇上扮演著重要角色。時至今日,,老一代“白氏”的后代們,,正逐步走上省部級領導崗位,仍是一支重要力量,,現(xiàn)任河北省委書記白克明和現(xiàn)任云南省委書記白恩培便是個中翹楚,。
是什么原因使得同一地區(qū)涌出如此多的高官?他們的關系如何?他們的背景如何,?本文將揭開其神秘面紗,。
現(xiàn)任河北省委書記白克明,陜西靖邊縣人,;現(xiàn)任云南省委書記白恩培,,陜西清澗縣人;中組部原副部長白治民,,陜西清澗縣人……
從上世紀七,、八十年代以來,陜北“白氏”就在中國地方政壇上扮演著重要角色,。
一個村先后出了4個省委書記
據(jù)史料記載,,白姓最早發(fā)源于陜西、河南一帶,。如今,,陜西的白氏主要分布在陜北地區(qū),其中尤以綏德縣和清澗縣居多,,因此白姓高官也以這兩縣出身的居多,。
據(jù)清澗縣委宣傳部印制的縣情簡介上顯示,單單一個袁家溝村,,就向新中國前后輸送了“白治民,、白如冰、白棟材,、白恩培4位省委書記”,。
作為一個擁有眾多白姓人口的地方,清澗縣的白氏無論是為官人數(shù)還是在地方政壇的影響力都遠遠超過了陜西的其他地方,。白如冰與白棟材分別官至山東省委第一書記、江西省委第一書記,;白治民曾任福建省委書記,,后來就任中組部常務副部長,正部級干部,;白恩培是現(xiàn)任的云南省委書記,。
此外,除了清澗縣,,陜北的其它地方也走出不少白姓高級官員,,如綏德縣的白介夫、白紀年,,靖邊縣的白堅,、白克明父子,米脂縣的白云騰,。
按照年齡劃分,,當?shù)氐陌仔展賳T基本上屬于兩代:白克明,、白恩培、白云騰等人年紀較小,,可以劃分為第二代,,均在建國以后參加工作;其他幾位的年齡幾乎都相差無幾,,都是在上世紀20年代末,、30年代初參加的革命。
白氏高官多同姓不同祖
據(jù)清澗縣委辦公室副主任白曉強說,,白治民是白恩培的嫡親叔叔,,白棟材的妻子與白成銘是同一個祖先。雖然清澗縣的白氏官員人數(shù)眾多,,但其中的大多數(shù)只是“同姓不同祖”的老鄉(xiāng),,很少有“親戚”關系,“本家”則更少,。
而在血緣關系之外,,他們大多還具有同窗之誼。當時陜北地區(qū)非常貧困,,往往鄰近的幾個村子才會有一所小學,,因此他們在年幼的時候便相互熟識了??紤]到上述千絲萬縷的聯(lián)系,,他們彼此之間相互影響、參加革命就成為一件很正常的事情,。這里不得不提一個人———白明善,,白如冰正是在他的影響之下開始從事革命活動,其他幾人則又在白如冰的影響之下相繼走上革命道路,。
“這是歷史環(huán)境造成的,。”清澗縣委宣傳部一位韓副部長告訴記者,,“清澗縣是僅次于江西瑞金的第二個將軍縣,。”正因為出去參加革命的人比較多,,所以活下來任職的也比較多,。據(jù)清澗縣1985年調查,當時還在位的從清澗縣出去的省軍級干部就有62位,。
為何陜北白氏高官層出,?
從黨史的角度來說,陜西的歷史主要是陜北的歷史,這一點對于理解陜北地區(qū)涌現(xiàn)出如此眾多的白氏高官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那個時候受壓迫太深,,受進步影響,同村人一同或相繼參加革命的例子很多,。幸運的是,,他們經(jīng)過那么殘酷的戰(zhàn)爭后幸存了下來,并且都卓有成就,。
縱觀陜北地區(qū)“鬧紅”的歷史,,教育機構對于革命觀念的傳播、黨組織機構的建立可說是居功至偉,。
當時有個綏德師范,,從清澗出去的高級干部中,大多為上世紀20年代末和30年代初綏德師范學校的畢業(yè)生,。陜北白氏官員中的白如冰,、白棟材、白治民,、白介夫,、白紀年等人均畢業(yè)于綏師的前身、1923年創(chuàng)立的陜西省立第四師范學校,。
“白氏”的兩位現(xiàn)任高官
事實上,,除了清澗,陜北綏德,、靖邊,、米脂等地白氏,也涌現(xiàn)了一批高級官員,。
到了今天,,陜北老一輩的白氏人由于年齡原因相繼退出了政治舞臺,其中幾位業(yè)已謝世,,而年輕一代的白氏人正逐步走上省部級領導崗位?,F(xiàn)任河北省委書記白克明和現(xiàn)任云南省委書記白恩培便是個中翹楚。
白克明祖籍靖邊縣,,其祖父白文煥是陜北著名的社會活動家、反清的哥老會首領,。白文煥1941年當選為陜甘寧邊區(qū)參議會參議員,,并被選為陜甘寧邊區(qū)政府委員。白克明父親白堅,,建國前曾任中共遼寧省委書記,,建國后曾任第一機械工業(yè)部副部長。白克明畢業(yè)于哈爾濱軍事工程學院,此后一直就職于行政機關,。2001年,,白克明出任海南省委書記。2002年11月任現(xiàn)職,。
白恩培乳名珍琦,,清澗縣袁家溝村人氏。在本村讀完小學,,十幾歲時離開清澗家鄉(xiāng),,畢業(yè)于西北工業(yè)大學。在陜西省軍區(qū)獨立師農場經(jīng)過兩年的勞動鍛煉后,,白恩培來到當時剛剛創(chuàng)辦的延安市柴油機廠,。從1972年到1983年的11年時間,白恩培從車間調度員一直干到廠長,。此后半年時間擔任延安當年最大的企業(yè)延安卷煙廠的廠長,。
80年代初全國干部年輕化時,很多企業(yè)出身,、有學歷,、懂技術的年輕廠長被作為“梯隊”培養(yǎng)對象選拔到各級黨委、政府任職,。白恩培很幸運地趕上這次機遇,,于1983年9月出任延安地委副書記,1985年又升任地委書記,。1990年,,白恩培出任內蒙古自治區(qū)黨委常委、組織部長,。1999年6月?lián)吻嗪J∥瘯洠?001年10月任現(xiàn)職,。(據(jù)《小康》雜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