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7月3日電(房產頻道 馬榕) 6月底大限已過,,《不動產統(tǒng)一登記條例》出臺“爽約”已成事實,。有媒體引述權威人士的消息稱,《不動產統(tǒng)一登記條例》出臺時間將延遲,。
早在7年前,,以個人住房信息聯網為核心內容的“不動產統(tǒng)一登記制度”便在物權法中得以明確提出,,但其進展卻一直溫吞緩慢。此番不動產統(tǒng)一登記條例的“難產”,更是引來了外界諸多詬病,。不過,,在原社科院城市發(fā)展與環(huán)境研究所所長牛鳳瑞看來,這種“詬病”源于對不動產統(tǒng)一登記的過高期待,,其“降房價”,、“反腐”等作用已被過度解讀。
7年蹉跎 不動產統(tǒng)一登記推進路漫漫
在2007年頒布的《物權法》中,,不動產統(tǒng)一登記制度正式提出,,但并未對統(tǒng)一登記的范圍、執(zhí)行機構,、操作辦法等進行闡釋和細化,。7年以來,不動產統(tǒng)一登記工作進度滯緩,。
去年3月,,在不動產登記提出6年后,《不動產統(tǒng)一登記條例》被提上了議事日程,。國務院辦公廳發(fā)布關于實施《國務院機構改革和職能轉變方案》任務分工通知,,規(guī)定2014年6月底前出臺不動產登記條例。
時至今年,,不動產統(tǒng)一登記制度推進提速,。1月,中央編辦發(fā)布《關于整合不動產登記職責的通知》,;3月,,不動產登記試點城市確定;4月,,國土部成立不動產登記工作領導小組,;5月,國土部不動產登記局正式掛牌,;6月,,不動產登記信息平臺研究設計啟動……
據媒體報道,截止6月底,,至少已有河北,、江蘇、山東,、山西等18個省(區(qū),、市)啟動了不動產統(tǒng)一登記工作。不過,,之前規(guī)定于6月底出臺的《不動產統(tǒng)一登記條例》已悻悻爽約,。
6月底爽約 不動產統(tǒng)一登記條例“難產”
截止7月1日,,官方并未發(fā)布《不動產統(tǒng)一登記條例》出臺的消息。5月國土資源部通過的立法計劃中顯示,,原本定于6月底出臺的《不動產統(tǒng)一登記條例》,,變?yōu)榱嗽?月底前力爭報出送審稿,年內完成立法,。
據法制晚報6月30日報道,,從權威人士處獲悉,《不動產統(tǒng)一登記條例》延期,,有望在今年年底前出臺,,目前仍在研討和征求意見階段。至于不動產登記條例“難產”背后的原因,,不少人士認為,,“多部門利益格局難破”以及“不少既得利益者阻撓”為主要因素。
原社科院城市發(fā)展與環(huán)境研究所所長牛鳳瑞則表示,,不動產統(tǒng)一登記推進,、條例出臺的阻力更多在于細節(jié)上的復雜性。“不動產登記中住房登記是主體,,而這其中涉及到各種細節(jié)的界定,。”牛鳳瑞在接受中新網房產頻道采訪時舉例稱:“單就北京的房屋產權劃分來看就很復雜,有普通商品房,、房改房,、經濟適用房等眾多分類,這些在界定和落實上面都有難度,。”
對于不動產統(tǒng)一登記條例的“難產”,,財經評論人余豐慧評論稱,這一政策的落實,,考驗政府改革的決心,,也考驗是不是真的敢于壯士斷腕,。
專家:不動產登記作用被誤讀
自推出以來,,以個人住房信息聯網為核心內容的不動產統(tǒng)一登記制度便被賦予了諸多“使命”——反腐、降房價等,。公眾對這些熱點問題的關注成了督促不動產登記立法的輿論力量,。
“之所以對不動產統(tǒng)一登記條例延期出臺引起熱議,很大程度上源于對不動產登記作用的過高期待,。”牛鳳瑞對中新網房產頻道說,。他認為,不動產登記制度的實施,,對保護個人合法產權,、規(guī)范社會市場交易有重要作用,,也是征收房產稅的前提。但指望它去降房價,、反腐等,,是不恰當的。
牛鳳瑞指出,,不動產登記可能會刺激部分人員將擁有的房產變現,,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房屋的使用率,但這個群體所持有的房子數量和大市場相比比重極小,,影響房價走勢的概率很有限,。
知名財經評論家葉檀也發(fā)文稱,“動輒把不動產登記與反腐,、土地財政相連,,把反腐、保護合法財產,、改變地方財政來源的重任強壓在不動產登記頭上,,實在是不切實際的期盼。”在她看來,,不動產登記僅僅是中性的技術手段,。(中新聞房產頻道)
(原標題:不動產登記條例“難產”受質疑 專家勸別期望過高)
(編輯:SN0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