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6年10月的一個夜晚,,北京,緊急出動的8341部隊驅(qū)車駛出中南海,,與此同時,,在京城一個寂靜的小院里,,蟄居的鄧小平正給癱瘓在床的兒子擦洗身子……
這是重大革命歷史題材電視連續(xù)劇《歷史轉(zhuǎn)折中的鄧小平》第一集中的場景。這個開場帶給觀眾諸多微妙的感覺:山雨欲來,、引而不發(fā),、平靜中蘊藏波瀾。雖然絕大多數(shù)中國觀眾都知道接下來會發(fā)生什么,,但是他們依然對這段歷史懷抱巨大的興趣,。更重要的是,以此為序幕走上歷史舞臺的一系列重大事件,將直接影響這個國家的前途,,并且緊緊關(guān)聯(lián)著人們當下的生活,。
從1976年粉碎“四人幫”,到1984年國慶35周年閱兵,,8年間中國發(fā)生了多少大事,?且不論后來者,就是親歷的人,,或許也只知道歷史曾經(jīng)做了怎樣的選擇,,卻未必知道歷史為何要做出這種選擇,以及在選擇的過程中曾付出了怎樣的代價,。
編劇龍平平與導演吳子牛說,,《歷史轉(zhuǎn)折中的鄧小平》正是想解答這樣的問題。
(一)
記者:這部劇播出后,,引起了強烈的社會反響,,一些觀眾比較關(guān)注劇中的歷史細節(jié),比如電視劇里華國鋒說“粉碎‘四人幫’是繼承毛主席的遺志”,,有人認為華國鋒不會說這個話,。
龍平平:華國鋒說這句話其實是有史料依據(jù)的。一是1976年12月28日華國鋒在第二次全國農(nóng)業(yè)學大寨會議上的講話,,里面說:“我深深感到,,我們能夠取得粉碎‘四人幫’的偉大勝利,應當歸功于我們偉大領(lǐng)袖毛主席的英明決策,。毛主席生前不僅一再地嚴厲批判‘四人幫’,,并對解決‘四人幫’的問題作了戰(zhàn)略部署……毛主席生前作出的人事安排,更是有效地預防了‘四人幫’的反革命復辟,。粉碎‘四人幫’,,正是遵照毛主席的部署,實現(xiàn)毛主席的遺愿,?!贝饲?,葉劍英在中央政治局會議上的講話也表達了相同的意思,。他說:“‘四人幫’是毛主席1974年7月17日在政治局會議上講的。我們清除‘四害’,,這不是政治局少數(shù)人的想法,,也不是我們臨時的決定,而是毛主席生前想解決而沒有來得及解決的問題,,我們是繼承毛主席的遺志,。”——這表明,華國鋒說這句話不是電視劇的空穴來風,。
記者:這部劇對鄧小平的家庭生活表現(xiàn)很多,,一些重要時刻他的家人會陪伴在旁。根據(jù)很多歷史資料,,鄧小平雖極愛家人,,但更遵守黨的紀律,國家大事他從來都是要避開家人的,。
吳子牛:偉人首先也是人,,也有家庭,何況鄧小平本來就是戀家的人,。他說過一句話:“家庭是個好東西,。”他很少在外面吃飯,,下班都要回家,,家庭觀念特別重。他下放江西的時候給中央寫信,,唯一的要求就是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在自己的身邊,,或者能夠經(jīng)常看到,。反過來,,當他遇到困境的時候,家庭也給了他有力的支撐,,在當時那個特殊時代,,做到這一點并不容易。設想一下如果沒有家人的愛做支撐,,他可能會過得很困難,。所以即便是偉人,也不是超凡脫俗的,,也一樣生活在家庭的氛圍中,,有著如普通人一樣的倫常親情。如果要全面展現(xiàn)一個人,,這么重要的內(nèi)容是不該忽略的,。
記者:這部戲有不少突破,比如對華國鋒,、胡耀邦的刻畫,,但為什么寫到1984年就戛然而止了?
龍平平:你所說的突破,,其實反映的正是我們政治上的進步,。至于為什么寫到1984年就打住了,,那是因為飯要一口一口吃,1984年之后當然還有很多內(nèi)容,,但如果都寫下來,,100集也打不住。從1976年到1984年,,雖說只有8年時間,,但已有太多的東西值得我們?nèi)コ尸F(xiàn),撥亂反正,、知青回城,、恢復高考、平反冤假錯案,、農(nóng)村改革,、對外開放、中英談判……就鄧小平的思想發(fā)展來說,,這一階段也十分重要,。
記者:這一階段鄧小平的思想發(fā)展有什么特點,能否具體談一談,?
龍平平:這一階段他的思想非?;钴S,比如1979年他提出了很多重要觀點,,其中有三個一直影響中國歷史的發(fā)展進程,。第一個觀點是在1979年年初,他從美國回來,,提出了“中國式的現(xiàn)代化道路”,,這是我們后來所說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前奏?!爸袊降默F(xiàn)代化道路”就是要看到我國人口多,、底子薄等現(xiàn)實特點,從國情實際出發(fā)考慮問題,。第二個觀點是“社會主義也可以搞市場經(jīng)濟”,,當時這個觀點提出來后,所有人都大吃一驚,,因為跟人們的慣有認識大相徑庭,。之前人們一直就認為,社會主義經(jīng)濟是有計劃,、按比例發(fā)展的,,跟市場經(jīng)濟是相互抵觸的,。但鄧小平偏偏就問:社會主義為什么就不能搞市場經(jīng)濟,?他1979年提出這個觀點,到1992年我國才正式確定社會主義市場經(jīng)濟,此間用了13年,,這13年里,,他反復講這個觀點。第三個觀點是提出了“小康”概念,。那是1979年年末,,在會見日本首相大平正芳的時候,他說:“我們要實現(xiàn)的四個現(xiàn)代化,,是中國式的四個現(xiàn)代化,。我們的四個現(xiàn)代化的概念,,不是像你們那樣的現(xiàn)代化的概念,,而是‘小康之家’。到本世紀末,,中國的四個現(xiàn)代化即使達到了某種目標,,我們的國民生產(chǎn)總值人均水平也還是很低的。要達到第三世界中比較富裕一點的國家的水平,,比如國民生產(chǎn)總值人均一千美元,,也還得付出很大的努力。就算達到那樣的水平,,同西方來比,,也還是落后的?!边@實際上是本著實事求是的精神,,調(diào)整了我們的發(fā)展目標。而且,,他把衡量標準由抽象變成了具體,,用“人均國民生產(chǎn)總值”來衡量發(fā)展水平,老百姓很容易發(fā)現(xiàn),,這樣的發(fā)展是與自身生活質(zhì)量提高息息相關(guān)的,。
記者:有沒有計劃接著寫鄧小平在1984年以后的故事?
龍平平:暫時沒有,。創(chuàng)作這部電視劇的一個目的是為鄧小平同志誕辰110周年獻禮,。到120周年的時候,會不會再拍一部戲,,至少我現(xiàn)在還不知道,。我個人覺得應該寫,因為1984年之后,,事情其實是更多了,,涉及方方面面,,特別考驗鄧小平的領(lǐng)導魄力與政治智慧,他在這個過程中的歷史貢獻,,應載入史冊,,應在熒屏上有所反映。
記者:在抵制黨內(nèi)否定毛澤東與毛澤東思想的歷史地位這個問題上,,鄧小平發(fā)揮了中流砥柱的作用,。在你看來,他這么做的原因何在,?
龍平平:鄧小平在會見意大利記者法拉奇時,,對方上來就問:天安門上的毛主席像是否永遠保留下去?鄧小平斬釘截鐵地回答:永遠保留下去,!他還說,,我們絕不會像赫魯曉夫?qū)Υ勾罅帜菢訉Υ飨T诋敃r黨內(nèi)興起一股全盤否定毛澤東的思潮時,,鄧小平以卓越的政治眼光與智慧,,堅決抵制了這股思潮。這就啟示我們,,不能因為文化大革命的錯誤,,就否定毛澤東與毛澤東思想的歷史地位,也不能否定新中國成立之后,,黨帶領(lǐng)全國各族人民為建設新中國所進行的一系列艱辛奮斗與不懈探索,。歷史都是相承相繼的,改革開放前后30年是相互繼承的血脈聯(lián)系,,而不是相互矛盾,、否定的關(guān)系。
(二)
記者:聽說這部劇做了多次修改,,都有哪些大的修改,,出于什么原因?
龍平平:比如,,知青返城在初稿里表現(xiàn)很少,,后來我們覺得不妥,因為知青返城是鄧小平作出的重要決策,,而且影響深遠,。恢復高考后,,77,、78兩屆學生加一起,也只有50多萬人,,還有人數(shù)更為龐大的年輕人沒能考上大學,,還呆在農(nóng)村,,他們怎么辦?所以知青返城不能回避,。后來我們給田源這個角色加了戲,因為他是返城知青的代表,。
吳子牛:知青問題很復雜,。知青不僅是上山下鄉(xiāng)的知青,還有兵團知青,,主要分布在邊陲邊疆,。后來是鄧小平解決了這個問題,他說了一句話:“讓孩子們回來吧,?!敝嗷爻窃诋敃r是一件大事情,因為城市提供不了這么多的就業(yè)崗位,,所以接下來就需要解決待業(yè)問題,、就業(yè)問題,才有多種經(jīng)濟形式的出現(xiàn),、個體戶的產(chǎn)生,。
記者:這部電視劇在鄧小平等真實歷史人物之外,還有田志遠等虛構(gòu)人物的一條線,。寫涉及領(lǐng)導人的真實歷史,,采用這種紀實加虛構(gòu)的表現(xiàn)方法,以前比較少見,。
龍平平:以前沒有這樣嘗試過,。我任過多次編劇,都是寫鄧小平,,但基本全是紀錄片或文獻片,,絕少藝術(shù)創(chuàng)作。這次卻是要寫一部電視劇,,那就必然要有藝術(shù)虛構(gòu),。郭沫若說,歷史劇創(chuàng)作的原則是“大事不虛,,小事不拘”,,只要大的關(guān)節(jié)真實,小的地方是可以適當演繹的,。我們擔心的是,,“實線”“虛線”兩條線貼不到一塊去。所以不斷地改稿子,,不斷地做剪裁,,就是為了避免生硬感與不融入感,。
記者:從觀眾角度看,“虛線”里有些地方頗費思量,。比如說,,劉金鎖明明學習成績很好,好不容易盼來了恢復高考,,考了一半?yún)s放棄了,。還有夏建紅,都拿到錄取通知書卻撕了,。在當時,,這是改變命運的機會,比金子還珍貴,,夏建紅們應該心知肚明,。如此處理是否合乎當時的歷史情境?
龍平平:我很喜歡夏建紅這個角色,。她本來已經(jīng)回到了北京,,為什么又要跟劉金鎖跑回安徽梨園公社?那是因為二妞討飯都討到她家門口來了,,這件事深深刺激了她與劉金鎖,。所以她要跟劉金鎖回農(nóng)村去,要帶領(lǐng)鄉(xiāng)親們挖掉窮根,。劉金鎖是個很有志氣的農(nóng)村青年,,也是村里為數(shù)不多的知識分子之一,他在去考場的路上遇到鄉(xiāng)親們又舉家外出唱花鼓,,心里很不是滋味,,很不甘心。在夏建紅與劉金鎖身上,,是有一種擔當與抱負的,,有一股子不甘心的硬氣,這正是后來棄考與撕錄取通知書的心理源頭,。
記者:夏建紅,、劉金鎖、田源,、夏建國等虛構(gòu)人物都有生活中的原型嗎,?
吳子牛:準確地說,他們身上有那個時代很多人的影子,,是一個綜合投影,。劉金鎖是誰?他顯然是安徽小崗村全體農(nóng)民的投影。我是1978年考上大學的,,拿到錄取通知書的那一刻,,就跟夏建國在陜北塬上大喊大叫的心情是一樣的。記得當時我在岷江邊拆閱錄取通知書,,看完后一頭就扎進了江里,,因為太興奮了!我聽說龍平平也一樣,,在籃球場打籃球時收到通知書,,當場就來了兩個前空翻。
(三)
記者:我們注意到,,雖然這部劇名叫《歷史轉(zhuǎn)折中的鄧小平》,,實際上卻寫了一個大時代,,方方面面的人都有,。
龍平平:其實主要是三個方面。第一,,展現(xiàn)了鄧小平同志作為改革開放總設計師的歷史形象,。第二,描寫了站在鄧小平周圍的中央領(lǐng)導集體,,包括葉劍英,、陳云、李先念,、胡耀邦,、萬里、習仲勛,、王震,、谷牧、方毅,、羅瑞卿等好幾十人,,還有如劉西堯、田志遠一樣沖鋒在改革開放第一線的中高層干部,。第三,,反映人民群眾的首創(chuàng)精神。如果沒有人民群眾執(zhí)著追求真理,、創(chuàng)造新生活的巨大勇氣與偉大實踐,,改革開放就不可能取得豐碩成果,所以這部劇里有很多普通百姓的生活場景與人生故事,。
記者:習總書記在《在紀念鄧小平同志誕辰110周年座談會上的講話》中有一些新的提法,,你是怎么理解的?
龍平平:我覺得最重要的是兩點,一個是強調(diào)鄧小平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開創(chuàng)者,。一直以來,,對于我們今天這條道路究竟是誰開創(chuàng)的,是怎么來的這個問題,,有各種各樣的提法,,現(xiàn)在總書記對這個問題作了結(jié)論性的評價,就等于把這條道路的來源,、鄧小平在這條道路上的歷史地位都說清楚了,。還有一點,就是強調(diào)鄧小平不僅改變了中國命運,,而且改變了世界的歷史進程,,使中華民族和中華人民共和國能以新的姿態(tài)屹立于世界東方。這是把中國放入世界范圍的歷史進程中,,把中國的改革開放與世界發(fā)展的關(guān)系講清楚了,。
現(xiàn)在我們的改革進入矛盾凸顯期,社會上對要不要堅持改革開放,,或者怎么堅持改革開放有許多說法,。這時候聽到總書記深情地說:“我們要說:小平您好!祖國和人民永遠懷念您,!”我真是心潮澎湃,。我認為這表達了我們黨和人民對改革開放總設計師鄧小平的深深敬意,也表達了黨和人民堅持改革開放不動搖的堅定決心,。
記者:除了為鄧小平誕辰110周年獻禮,,此劇還給當下帶來什么啟示?
龍平平:在當初那么艱苦的歷史條件下,,我們的黨和領(lǐng)導人都沒有退縮,,我們的人民也沒有退縮,而是上下合力,,同心同德,,以巨大的勇氣與擔當,開辟了新路,。到了今天,,當改革進入深水區(qū),當我們遇到困難險阻的時候,,難道不更應如此,?在“紀念鄧小平同志誕辰110周年座談會”上,習總書記說:“我們相信,,在20世紀贏得了偉大歷史性勝利的中國共產(chǎn)黨和中國人民,,必將在21世紀贏得更偉大的歷史性勝利!”——如果說有啟示的話,我認為習總書記的這句話就是最好的概括,。